10月26日,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办学2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。校长于淞波作发展报告,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三大目标:全力通过审核评估、成功申报硕士点、稳步推进更名大学。

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创建于2005年,前身是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,由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和保定贺阳教育有限公司合作举办。2018年转设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。截止目前,学校占地面积240.18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06.16万平方米,馆藏纸质图书309.94万册、电子图书145.69万册。现设有10个二级学院,开设50个本专科专业,其中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,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,在校生35000人左右。

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与河北科技学院均为贺阳教育旗下高校,河北科技学院前身是保定虎振职业技术学院(后更名为保定科技职业学院),创办于1990年,2019年到2023年由保定搬迁至唐山。两校并称为“虎振双雄”。

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在发展大会上称未来的三大发展目标,其中一个是稳步推进更名大学。这个目标在网上引起了一些调侃,有人说是虎振厨师学校,有人说更名中国厨师大学、中国食品大学,等等。总之来说,虽然是调侃,但是虎振还是很有名气的,有一句话叫做“学厨师,到虎振”,充分说明了虎振在烹饪领域的重要影响力和地位。

就我个人认为,无论是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还是河北科技学院,或是其他民办高校,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实力,更名大学列入中长期目标是理所当然的,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。

第一,现在我们一批优质民办本科高校多数都是一步一步茁壮成长起来的,有些是中职起家,有的是自考助学班起家,有的是培训机构起家,有的是技校起家。
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,一批民办高校开始萌芽,在无校园、无师资、无设备等的情况下,从租赁校舍到自有现代化校园,从外聘教师到专任硕博教师为主,从无设备到现代化设备,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,特别是近十多年的发展,若干民办高校迎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,升硕升大被民办高校提上未来发展目标,而且有的已经成功了。比如,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已经更名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,西京学院已经省厅公示更名为西京大学,多所高校已经成为硕士授权单位,如三亚学院、宁夏理工学院、北京城市学院、上海杉达学院、浙江树人学院、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、河北传媒学院,等等。这些硕士授权高校的下一个目标那就是升大。对于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来讲,不管是厨师也好还是什么也罢,申硕升大是未来的发展目标,说明学校有这个雄心壮志,谁又不是从一棵小草成长起来的呢?

第二,我们的民办高校发展到今天,正处于我国发展的关键阶段,2035年我们要建成教育强国,肯定有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参与。民办高校的发展,说明我们的社会事业发展逐渐走向成熟。
据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,全国民办高校803所,占比25.75%,普通本科388所,本科职业大学23所。所以,民办高校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
高等教育扩招也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了机会,如今民办高校从规模化发展转变成内涵质量提升阶段,恰逢我国建设教育强国,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,民办高校参与到其中,也是民办高校的使命所在。
凡是一个事业发展成熟的社会,我们不仅仅是公办资源的参与,而是更加鼓励支持民办资源的参与,民间资本必须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。这是社会更加繁荣、更加成熟的体现。
可能我们很多人不乐于看待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,甚至喊打喊杀,但是我们想一想,纵观世界各国,特别是发达国家,民间资本参与高等教育建设是不是很有贡献呢?如美国著名的大学很多都是民办大学。我们国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较晚,如今有了一些起色,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,难道我们不应该予以支持、包容和理解吗?
近年来,不仅产生了一批优质的传统民办本科高校,这其中部分院校的综合实力甚至还强于公办院校,还产生了几所民办的新型研究型大学,如西湖大学、福建福耀科技大学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,拟建的还有黄河大学、钱塘大学,等,这些百花齐放,不同赛道的民办大学都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,是时代的选择,是时代发展的必然。

对于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来讲,保定作为河北省的人口大市、经济大市,虽然教育资源不算很差,但是这么大一个市,建设一所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,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,是不是也很有必要呢?



